藥膳,是一類特殊的膳食,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將中藥與相應的食物原料相配,采用獨特的加工烹調技術制作的食品,并具有預防、治療及保健的作用。中醫養生注重“因時制宜”,現代研究證明,不同節氣的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也各不相同。所以人應順乎自然規律,方可達到更好的養生延年目的。我院治未病科將藥膳食療與節氣養生相結合,為大家準備了節氣藥膳,或湯、或菜、或粥、或茶飲,助你吃出健康。
![]() 新加三豆飲 ![]() 功效:清熱解暑,益氣養陰,健脾滋腎。 食材明細 綠豆,味甘、性寒,無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的功效,常用于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癥。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行血補血,健脾去濕,利水消腫解毒之功效。 黑豆,性味甘、平、無毒。具有活血,祛風利水,滋腎養血,補虛勞的功效。如《本草綱目》云:“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制風熱而活血解毒。” 淮小麥是一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其味甘、性涼,具有斂汗,益氣養陰,除煩安神的功效;與綠豆同用,在解暑的同時滋養氣陰,對于傷暑導致的消渴、煩躁、乏力等癥狀有很好的療效。同時淮小麥還能利水滲濕,健脾胃益腎,與三豆相須為用,共湊清熱解暑,益氣養陰,健脾滋腎之功,小暑時節服用尤宜。 三豆飲: 原名為扁鵲三豆飲, 該方在《世醫得效方》和王肯堂的《證治準繩》中均有記載,由赤小豆、黑豆、綠豆、甘草組成。具有清熱解暑、消腫解毒、健脾滋腎的功效,時醫常用來治療流感、痘疹、手足口?病、腮?腺炎等疾病,效果顯著。方中使用的均為常見的食物或藥食同源藥物,是很好的藥膳食療方。筆者根據小暑的氣候特點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味化裁為適用于小暑節氣的養生藥膳—新加三豆飲。 做法: 1、將赤小豆、黑豆、綠豆洗凈后浸泡2小時備用。 2、淮小麥、甘草洗凈備用, 3、將以上食材一起放入鍋內熬煮豆熟爛,加人冰糖調味即可。 |